
人工水晶體是什麼?人工水晶體該如何選擇?本文將比較3大類型的水晶體,比較三者的差異,告訴你該如何挑選合適的水晶體,並為你解答白內障換水晶體的常見問題。文末再推薦專業安心的眼科診所「彰化羅眼科」!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一、水晶體是什麼?白內障為何需要換水晶體?
(一)水晶體是什麼?
水晶體位於虹膜及瞳孔的後方,外型有如一顆透明的雙凸透鏡,為直徑大約 9~10 釐米、厚度 4~5 釐米的扁圓形,主要功能包含:
- 透過不同曲度使物體順利在視網膜成像
- 看遠或看近時改變厚度,和睫狀肌一起調節光線、幫助眼睛對焦
- 吸收部分藍光和紫外線,保護眼睛不受傷害
(二)什麼時候需要人工水晶體?
水晶體的成分是一種稱為「晶狀蛋白」的特殊蛋白質,隨著時間推移,加上來自紫外線、自由基等外在壓力,這些晶狀蛋白會慢慢變質。一旦這些無法自我修復的組織結構變形、排列失序,受損的蛋白質便沉積在水晶體中,最終導致完全混濁,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「白內障」,看起來總覺得眼前「髒髒的」。
只要日常活動開始受到白內障影響,醫師就會建議患者考慮更換為人工水晶體。人工水晶體由塑膠(PMMA)、矽膠(Silicone)或壓克力(Acrylic) 製成,這些材料能模仿天然水晶體的屈光特性,讓光線重新聚焦到視網膜上,是治療白內障的常見方式,手術成功率高,能夠幫助患者達到視力及生活品質回復到一定程度、防止症狀再惡化等目的。
-944x1024.jpg)
(三)換人工水晶體多少錢?健保有給付嗎?
若白內障要置換人工水晶體,健保僅給付基本水晶體(球面設計)費用,不過此種水晶體,無法調整散光及老花。
然而,人工水晶體不斷推出新功能,衛生署已經核可使用「特殊功能(非球面設計)的人工水晶體」,像是調整老花、散光功能等,為不同患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。健保會給付基本人工水晶體費用,差額需由患者自行負擔。
一般人工水晶體 | 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 | |
類型 | 僅單焦點 | 涵蓋多焦點、長焦段等 |
健保給付 | 有,通常為健保全額給付 | 有部分補助,差額由患者自行承擔 |
功能特點 | • 旨在調整遠距離視力 • 影像對比度佳,夜間眩光可能較少 • 適用條件限制較少 | • 改善遠、中、近距離視力 • 大多數情況下,術後可擺脫對於眼鏡的依賴 |
適用對象 | • 白內障程度符合健保手術標準者 • 不排斥術後仍需配戴眼鏡者 • 預算相對有限者 | • 年紀較輕的白內障患者 • 想擺脫眼鏡束縛者 • 對術後視覺品質要求較高者 • 同時有老花、近視、散光等問題 |
注意事項 | 術後視覺品質和想像中容易有落差,建議事先放低期待。 | 不是每位白內障病患都適用,需經醫師評估。 |
人工水晶體有許多種類,建議術前需充分了解各項功能,並跟醫師討論自身考量與狀況,再選擇符合需求的水晶體。
我適合哪種人工水晶體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
二、人工水晶體種類有哪些?4 大層面認識人工水晶體選擇

(一)球面 vs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
球面人工水晶體 |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| |
特性 | 健保給付人工水晶體的基本設計,技術較為傳統。 | 經光學修正的升級版,為目前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主流。 |
優點 | 患者毋須額外付費,中央視線清晰。 | 矯正視野邊緣的變形,同步減少「夜間眩光」狀況,讓影像更加清晰自然。 |
缺點 | 邊緣影像容易變形形成「球面像差」,導致視覺品質下降,且長時間下來常因「夜間眩光」感到視覺疲勞。 | 針對不同治療需求,平均價格區間較高。 |
適用對象 | • 預算相對有限者 • 對遠距離視力恢復要求高,但對夜間或弱光視覺品質要求不高者 | • 對視覺品質要求高,希望能獲得更清晰、銳利影像者 • 經常在夜間開車,或需要在弱光環境下用眼的族群 |
(二)白片 vs 黃片人工水晶體

白片人工水晶體 | 黃片人工水晶體 | |
特性 | 透明無色,大多數可見光能夠穿透。 | 帶有黃色濾光因子,像是配戴「濾藍光眼鏡」。 |
優點 | 夜間視力表現較佳、色彩對比清楚,接近手術前的視覺習慣。 | 有效過濾紫外線、一部分高能量且有害的藍光,減少光線刺激及眼睛疲勞,並保護視網膜。 |
缺點 | 由於原本白內障造成的黃濁視覺突然被改善,適應期通常比黃片長。 | 黃片會吸收部分光線,可能會讓夜間或昏暗環境的視線略微變暗。 |
適用對象 | • 希望術後視野明亮、色彩鮮豔者 • 需要高辨色能力的族群 • 經常在昏暗環境活動者 • 對藍光防護沒有特殊需求者 | • 擔心光線對視網膜造成長期傷害者 • 經常使用 3C 產品、長時間接觸藍光者 • 家族史或本身患有黃斑部病變者 |
(三)單焦點 vs 長焦段 vs 三焦點人工水晶體
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| 長焦段人工水晶體 | 三焦點人工水晶體 | |
特性 | 僅提供 1 個清晰焦點,多數設定為遠距離,需藉助老花眼鏡看中、近距離。 | 透過延長焦距創造「景深」,提供一段「從遠距離到中距離」連續的清晰視覺範圍。 | 提供遠、中、近 3 個清晰焦點,應對較廣泛的視力需求。 |
優點 | 影像品質穩定、對比度表現佳,降低夜間眩光和光暈發生的機率。 | 因為視覺連續的緣故,比較不會有視線中斷、焦距切換時的不適感,賦予比單焦點更廣的清晰範圍。 | 術後幾乎不需要再配戴眼鏡,生活便利性更高。 |
缺點 | 無法解決老花,術後多半仍需配戴眼鏡,才能看到中、近距離的物品。 | 近距離視力不如三焦點清晰,閱讀小字體需要眼鏡輔助;夜間眩光或光暈現象比單焦點重,屬於折衷的水晶體選擇。 | 夜間眩光和光暈的狀況明顯,得花費時間適應。影像的清晰度、對比度會因為光線分散到不同焦點而受影響。 |
適用對象 | • 不排斥術後需戴眼鏡者 • 主要活動為戶外或遠距離,對近距離用眼要求不高者 • 追求簡單、穩定視覺品質的族群 | • 希望降低對眼鏡依賴,尤其中距離(如使用電腦、烹飪)用眼頻繁者 • 期待連續、自然的視覺感受者 • 對夜間視覺品質有較高要求,但仍想改善老花問題者 | • 希望術後徹底擺脫眼鏡束縛者 • 經常需要在遠、中、近距離之間切換,且對視覺便利性要求極高者 |
(四)繞射型 vs 非繞射型人工水晶體
繞射型人工水晶體 | 非繞射型人工水晶體 | |
特性 | 應用於「多焦點」或「長延焦段」的人工水晶體,表面有微小同心圓或階梯狀紋路,利用光學繞射原理,將光線平均分配到遠、中、近焦點,實現多焦點功能。 | 透過特殊光學結構來延長景深,幫助視力更自然地過渡,為相對新型的技術。 |
優點 | 焦距分布均勻,可同時看清遠、中、近距離,尤其是近距離視力變好,有效減少對眼鏡的依賴。 | 遠距離和中距離的視力表現較佳,減緩繞射型產生的光暈、夜間眩光干擾問題。 |
缺點 | 由於光線被分散,夜間容易有眩光、光暈、模糊現象,且影像的銳利度降低,需要一段時間適應。 | 近距離看東西的能力稍微差了一點,老花者可能得持續配戴老花眼鏡。 |
適用對象 | • 欲擺脫眼鏡束縛,希望術後能應對多種距離的用眼需求者 | • 不排斥術後需戴眼鏡者 • 對夜間視覺品質要求高,譬如經常在夜晚開車,想避開眩光干擾者 |
對人工水晶體還有其他疑惑嗎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
三、人工水晶體怎麼選擇?留意 3 大評估項目
評估項目 1:患者用眼需求
白內障人工水晶體選擇需以患者的日常視覺需求(如近、中、遠距離)來決定。像是需要長時間運動、開車的患者,會建議選擇「長焦段」人工水晶體來調整老花;若為經常近距離用眼者,像是看電腦、看書或看手機,則可以選擇「三焦點」人工水晶體,讓視覺調節更加順暢、不易模糊。
另一方面,也別忘了考慮自己對於術後的視覺效果究竟側重哪一個面向。從上方的介紹可以得知「視覺品質、不用戴眼鏡」原則上為一體兩面的選擇—不同距離、成像稍微模糊的前提下能夠擺脫眼鏡的束縛,應付一般生活場景;期望影像品質達到極佳,那麼就得靠眼鏡輔助才有辦法達成,現階段技術是無法做到兩者兼顧的喔!
評估項目 2:目前的視力狀況
在選擇人工水晶體之前,患者需事先檢驗目前散光、近視或遠視度數。若有明顯散光度數,就需選擇調整散光的人工水晶體來矯正。
評估項目 3:是否有眼部疾病
若白內障患者有嚴重的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、角膜退化等眼部疾病,會導致多功能人工水晶體的效果受到限制,需先經過專業診所檢查及醫師評估,再決定是否進行水晶體置換手術。
人工水晶體具有多元的種類,能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,建議患者依照個人需求及醫師建議,來評估選用的水晶體種類。
四、白內障患者換水晶體前要注意什麼?如何與診所、醫院溝通?
(一)了解人工水晶體的種類與適用情境
患者首先需要了解不同類型的人工水晶體,這些選擇並非「越貴越好」,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。在決定使用哪種水晶體前,應與醫師討論自己的生活習慣,例如是否需要頻繁閱讀、使用電腦、開車等,以確保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。
(二)手術效果與視力預期
很多患者會有疑問,換上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?術後視力改善程度其實取決於眼睛的健康狀況。若僅有白內障問題,手術後視力通常可大幅提升;但若合併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等眼疾,視力改善效果可能有限,因此手術前應讓醫師進行完整評估。
(三)手術風險與個人健康狀況
白內障手術雖然成熟且成功率高,但仍有一定的風險,因此患者應讓醫師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。若是患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相關疾病以及其它病史,曾服用或者正在服用降血壓藥、抗凝血劑,或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,應事先告知醫師,以確保人工水晶體度數計算準確,降低手術併發症風險,同步考量其餘治療手段的必要性。
(四)手術費用與保險
人工水晶體的費用依種類而異,應考量預算與保險是否能部分負擔。基本的單焦點水晶體通常由健保給付,而多功能的水晶體需自費,價格差異大,建議患者先詢問醫院收費標準,並確認是否有醫療險可補助。
五、人工水晶體置入術後大小事!6 項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(一)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看清楚?
不同患者的傷口癒合速度、視力恢復情況會有所不同,有些患者手術隔天就會恢復部分視力。若要達到視力「完全穩定」通常需要 2~4 週。
(二)更換人工水晶體後遺症有哪些?
若診所及醫院使用專業的人工水晶體廠牌材料,原則上不太會發生後遺症。但部分特殊人工水晶體,術後可能會出現視覺光暈、畏光等現象,需要一段時間適應。
通常醫師在進行手術之前,都會向患者告知術後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,讓患者有所準備。
(三)人工水晶體術後應該如何照顧?
患者在術後 10 天內需要特別留意「不可碰水」,以免細菌進入眼部。洗髮時請採用仰頭的姿勢(避免低頭),並以擦拭的方式來清潔臉部。
另外,術後不能搓揉眼睛,需減少到風沙較大的場所(如海邊),避免眼睛受到刺激、感染。白天也可配戴墨鏡減少光線刺激;入睡則可配戴眼罩,減少眼部壓迫。並避免搬重物、長時間彎腰等讓肚子用力的情況,否則可能會造成水晶體移位。
(四)人工水晶體壽命有多長?
一般而言,人工水晶體的壽命幾乎等同於患者的一生,因為它由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,不會磨損或退化,一旦植入眼內,就能永久發揮功能。但仍建議手術後定期進行眼科檢查,確保術後視力穩定,降低併發症風險,讓人工水晶體長期維持良好效果。
(五)術後可以再次更換水晶體嗎?
若患者認為術後效果不如預期,或對視覺品質有其他需求,想更換人工水晶體,理論上是可以置換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眼球是較為脆弱的組織,手術皆會伴隨一定的風險,除非有必要,否則不建議更換。
若患者評估後仍想更換,醫師將根據患者遇到的問題、需求及可能面臨的風險來提供建議,並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。
(六)更換人工水晶體後,白內障還會復發嗎?
人工水晶體技術安全且進步,專業的材料及技術能有效降低白內障復發的機率。若術後過一陣子,患者因囊袋混濁而導致視力模糊,只要到診所進行雷射手術就能快速解決。
六、人工水晶體推薦哪間診所?白內障換水晶體首選彰化羅眼科
了解完人工水晶體的細節,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有白內障,正在尋找更換水晶體的專業診所,推薦你選擇彰化羅眼科!彰化羅眼科是一家位在彰化的眼科診所,在當地深耕將近 40 年,專業的水晶體更換治療及先進的醫療設備,讓許多白內障患者重新獲得清晰視力,具有良好的口碑。
羅眼科不只在乎術後效果,也十分重視患者的後續的生活品質,於術後持續關心患者的狀況,讓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客製化且縝密的治療。羅眼科的醫療團隊皆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無論是白內障水晶體更換、兒童近視控制、乾眼症或眼袋手術等,都能提供患者安心、有效的治療計畫,是許多彰化居民的首選眼科診所。
羅眼科體系總院長:羅英源醫師
經歷:
台大醫院眼科視網膜研究醫師
台北亞東醫學中心眼科主治醫師
慈濟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
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
美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會員
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
專長項目:
微創白內障小切口超音波手術
糖尿病、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
老年性黃斑部病變
青光眼、兒童視力保健
角膜塑型片專業配戴
隱形眼鏡、各式眼鏡配戴矯正
延伸閱讀:
角膜塑型片是什麼?家長必懂的近視控制技術!清潔、常見問題大全
對人工水晶體還有其他疑惑嗎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