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工水晶體是什麼?人工水晶體該如何選擇?本文將比較3大類型的水晶體,比較三者的差異,告訴你該如何挑選合適的水晶體,並為你解答白內障換水晶體的常見問題。文末再推薦專業安心的眼科診所「彰化羅眼科」!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一、人工水晶體是什麼?白內障為何需要換水晶體?
(一)什麼時候需要人工水晶體?
水晶體是眼睛內的一個透明結構,負責調節光線並幫助眼睛對焦,當我們看遠或看近時,水晶體會改變厚度,讓影像清楚地投射到視網膜上。此外,水晶體還能吸收部分藍光和紫外線,保護眼睛不受傷害。
而當水晶體因老化或其他因素變得混濁(也就是白內障),光線無法順利穿透,視力就會變差。這時,就需要透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,並植入人工水晶體,讓視力恢復清晰。
人工水晶體是由塑膠(PMMA)、矽膠(Silicone)或壓克力(Acrylic) 製成,這些材料能模仿天然水晶體的屈光特性,幫助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上,是治療白內障的常見方式。
-944x1024.jpg)
(二)健保有給付人工水晶體嗎?
若白內障要置換人工水晶體,健保僅給付基本水晶體(球面設計)費用,不過此種水晶體,無法調整散光及老花。
然而,人工水晶體不斷推出新功能,衛生署已經核可使用「特殊功能(非球面設計)的人工水晶體」,像是調整老花、散光功能等,為不同患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。健保會給付基本人工水晶體費用,差額需由患者自行負擔。
人工水晶體有許多種類,建議術前需充分了解各項功能,並跟醫師討論自身考量與狀況,再選擇符合需求的水晶體。
我適合哪種人工水晶體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
二、人工水晶體種類有哪些?4 大層面認識人工水晶體類型
(一)形狀
✨球面人工水晶體
球面人工水晶體是較基礎的設計,技術較為傳統,中央視線清晰,但周圍影像可能變形,導致視覺品質下降,長時間使用可能會感到視覺疲勞。
✨非球面人工水晶體
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則是經過光學修正的升級版,能夠矯正視野邊緣的變形,讓影像更加清晰自然,並且有效減少夜間眩光與影像扭曲。
(二)顏色
✨白片人工水晶體
白片人工水晶體能讓大多數可見光穿透,因此夜間視力表現較佳,色彩對比清晰,適合需要高辨色能力或經常在昏暗環境活動的人。
然而,因為原本白內障造成的黃濁視覺突然被改善,部分患者在適應初期可能會覺得影像偏藍,這是眼睛需要時間重新適應。
✨黃片人工水晶體
黃片人工水晶體則像是濾藍光眼鏡,可以同時過濾紫外線與藍光,減少光線刺激與眼睛疲勞。對於長期受白內障影響的人來說,適應期較短,因為它的色調與白內障導致的視野變黃較為接近。
不過,由於黃片會吸收部分光線,可能會讓夜間或昏暗環境的視線略微變暗,因此對於經常夜間活動的人來說,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。
(三)焦距
✨單焦點人工水晶體
單焦點人工水晶體主要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,但無法同時兼顧中、近距離視力。這類水晶體的優勢在於影像清晰、夜間眩光較少,適合不介意術後仍需配戴老花眼鏡的患者。
✨長焦段人工水晶體
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則是在單焦點基礎上進行改良,透過特殊光學設計延長景深,使患者能夠在遠距離與中距離之間獲得較為連續的視力,減少焦距切換時的不適感,不過仍可能需要眼鏡來補足近距離視力,且夜間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光暈或眩光現象。
✨三焦點人工水晶體
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利用光學繞射設計,使光線能夠分配到三個不同焦點,提供遠、中、近距離的視力,使患者術後幾乎不需要再配戴眼鏡。但因為光線會分散到不同焦點,影像的清晰度可能稍受影響,並可能出現夜間光暈或眩光問題,因此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。
(四)光學設計
✨繞射型人工水晶體
繞射型人工水晶體主要應用於多焦點或長延焦段人工水晶體,透過繞射光學設計,使光線能夠分散到不同焦點,打破傳統單一焦點的限制。這種設計讓近距離視力變得更好,但同時也可能產生光暈、模糊或夜間眩光等問題,所以有夜間駕駛需求的人可能需要特別考量。
✨非繞射型人工水晶體
非繞射型人工水晶體則是透過特殊光學結構來延長景深,使視力更自然地過渡,減少光暈與夜間眩光問題。這種類型的水晶體在遠距離與中距離的表現較佳,但近距離視力可能不如繞射型,因此對於有較多近距離需求的人來說,可能仍需配戴眼鏡。
對人工水晶體還有其他疑惑嗎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
三、人工水晶體怎麼選擇?留意 3 大評估項目
評估項目 1:患者用眼需求
白內障人工水晶體選擇需以患者的日常視覺需求(如近、中、遠距離)來決定。像是需要長時間運動、開車的患者,會建議選擇「長焦段」人工水晶體來調整老花;若為經常近距離用眼者,像是看電腦、看書或看手機,則可以選擇「三焦點」人工水晶體,讓視覺調節更加順暢、不易模糊。
評估項目 2:目前的視力狀況
在選擇人工水晶體之前,患者需事先檢驗目前散光、近視或遠視度數。若有明顯散光度數,就需選擇調整散光的人工水晶體來矯正。
評估項目 3:是否有眼部疾病
若白內障患者有嚴重的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、角膜退化等眼部疾病,會導致多功能人工水晶體的效果受到限制,需先經過專業診所檢查及醫師評估,再決定是否進行水晶體置換手術。
人工水晶體具有多元的種類,能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,建議患者依照個人需求及醫師建議,來評估選用的水晶體種類。
四、白內障患者換水晶體前要注意什麼?如何與診所、醫院溝通?
(一)了解人工水晶體的種類與適用情境
患者首先需要了解不同類型的人工水晶體,這些選擇並非「越貴越好」,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。在決定使用哪種水晶體前,應與醫師討論自己的生活習慣,例如是否需要頻繁閱讀、使用電腦、開車等,以確保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。
(二)手術效果與視力預期
很多患者會有疑問,換上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?術後視力改善程度其實取決於眼睛的健康狀況。若僅有白內障問題,手術後視力通常可大幅提升;但若合併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等眼疾,視力改善效果可能有限,因此手術前應讓醫師進行完整評估。
(三)手術風險與個人健康狀況
白內障手術雖然成熟且成功率高,但仍有一定的風險,因此患者應讓醫師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。若是曾服用降血壓藥、抗凝血劑或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,應事先告知醫師,以確保人工水晶體度數計算準確,並降低手術併發症風險。
(四)手術費用與保險
人工水晶體的費用依種類而異,應考量預算與保險是否能部分負擔。基本的單焦點水晶體通常由健保給付,而多功能的水晶體需自費,價格差異大,建議患者先詢問醫院收費標準,並確認是否有醫療險可補助。
五、人工水晶體置入術後大小事!6 項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(一)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看清楚?
不同患者的傷口癒合速度、視力恢復情況會有所不同,有些患者手術隔天就會恢復部分視力。若要達到視力「完全穩定」通常需要 2~4 週。
(二)更換人工水晶體後遺症有哪些?
若診所及醫院使用專業的人工水晶體廠牌材料,原則上不太會發生後遺症。但部分特殊人工水晶體,術後可能會出現視覺光暈、畏光等現象,需要一段時間適應。
通常醫師在進行手術之前,都會向患者告知術後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,讓患者有所準備。
(三)人工水晶體術後應該如何照顧?
患者在術後 10 天內需要特別留意「不可碰水」,以免細菌進入眼部。洗髮時請採用仰頭的姿勢(避免低頭),並以擦拭的方式來清潔臉部。
另外,術後不能搓揉眼睛,需減少到風沙較大的場所(如海邊),避免眼睛受到刺激、感染。白天也可配戴墨鏡減少光線刺激;入睡則可配戴眼罩,減少眼部壓迫。並避免搬重物、長時間彎腰等讓肚子用力的情況,否則可能會造成水晶體移位。
(四)人工水晶體壽命有多長?
一般而言,人工水晶體的壽命幾乎等同於患者的一生,因為它由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,不會磨損或退化,一旦植入眼內,就能永久發揮功能。但仍建議手術後定期進行眼科檢查,確保術後視力穩定,降低併發症風險,讓人工水晶體長期維持良好效果。
(五)術後可以再次更換水晶體嗎?
若患者認為術後效果不如預期,或對視覺品質有其他需求,想更換人工水晶體,理論上是可以置換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眼球是較為脆弱的組織,手術皆會伴隨一定的風險,除非有必要,否則不建議更換。
若患者評估後仍想更換,醫師將根據患者遇到的問題、需求及可能面臨的風險來提供建議,並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。
(六)更換人工水晶體後,白內障還會復發嗎?
人工水晶體技術安全且進步,專業的材料及技術能有效降低白內障復發的機率。若術後過一陣子,患者因囊袋混濁而導致視力模糊,只要到診所進行雷射手術就能快速解決。
六、人工水晶體推薦哪間診所?白內障換水晶體首選彰化羅眼科
了解完人工水晶體的細節,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有白內障,正在尋找更換水晶體的專業診所,推薦你選擇彰化羅眼科!彰化羅眼科是一家位在彰化的眼科診所,在當地深耕將近 40 年,專業的水晶體更換治療及先進的醫療設備,讓許多白內障患者重新獲得清晰視力,具有良好的口碑。
羅眼科不只在乎術後效果,也十分重視患者的後續的生活品質,於術後持續關心患者的狀況,讓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客製化且縝密的治療。羅眼科的醫療團隊皆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無論是白內障水晶體更換、兒童近視控制、乾眼症或眼袋手術等,都能提供患者安心、有效的治療計畫,是許多彰化居民的首選眼科診所。
羅眼科體系總院長:羅英源醫師
經歷:
台大醫院眼科視網膜研究醫師
台北亞東醫學中心眼科主治醫師
慈濟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
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
美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會員
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
專長項目:
微創白內障小切口超音波手術
糖尿病、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
老年性黃斑部病變
青光眼、兒童視力保健
角膜塑型片專業配戴
隱形眼鏡、各式眼鏡配戴矯正
延伸閱讀:
角膜塑型片是什麼?家長必懂的近視控制技術!清潔、常見問題大全
對人工水晶體還有其他疑惑嗎?立即諮詢彰化羅眼科獲得專業建議!